教学质量
质量工程专栏
高校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校动态

国内高校探索中国慕课 混合教学促教学方式转变

发布者: 成都医学院教务处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9日  浏览量:

记者在“中国式慕课长三角论坛”上了解到,已有87所高校加入“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中国式慕课”目前已覆盖300万国内在校大学生。
近年兴起的“慕课”(MOOC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已在全球高等教育界引发热潮,我国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也相继加入“慕课”平台。同时,国内高校认识到,借助“慕课”蕴藏的在线教育革命,不仅能倒逼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能用较低的成本进一步均衡国内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建设“中国式慕课”很快由理念变为行动。
国内高校“试水”探索中国“慕课”
眼下,不追美剧追“慕课”渐成一些国内大学校园中的新时尚。
“慕课”风暴于2011年在美国兴起,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等校的几名教师把各自学校的精品课程传至新创立的网络平台上,很快吸引了世界各地上百万学生注册。与时下盛行的网络公开课不同,“慕课”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包括学习进度管理、实时在线交流答疑、作业批改等在内覆盖教学全过程的新型在线教育。
更引人关注的是,今年2月,5门“慕课”课程进入美国教育理事会的学分推荐计划,学生在线选修的学分可获大学承认,“慕课”进入正规高等教育体系的通道由此开启。
“开放,或者被抛弃。”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发出警告,“在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和强势文化冲击面前,中国大学必须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就有沦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的风险。”
迎接国际竞争与探索适合国情的在线教育发展道路必须并举。今年5月至今,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4所国内高校相继加入“慕课”平台,为其上传精品课程,并接受优胜劣汰。同时,上海高校课程共享中心、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等近两年创立的中式“慕课”平台加快发展,积极打破校际和区域壁垒,用在线教育的形式为国内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优质课程,他们并可修得相应学分。
据了解,“东西部高校联盟”目前已吸收了87所国内高校,其中“985”高校24所,已开设共享课程30门,目前共有1800人次学生在线修完了所选课程。而由30所沪上高校联合成立的上海高校课程共享中心今秋将上线课程拓展至22门,超过2万名学生进行跨校选修。
混合教学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在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看来,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需要课堂越来越大,而优质高等教育又要求缩小课堂,使学生有更多的讨论,“慕课”则提供了解决这一矛盾的钥匙。
在“慕课”世界里,视频课程通常被“切”成更符合人们学习规律的20分钟“微课程”,学生可在课程开放周期内自由观看教学视频,提交作业,在社区进行互评等。“国内‘慕课’平台也承担着促进高校教学方式转变的任务。”陆昉介绍,“在线视频今后可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学生在课外先‘听课’,再回到教室与教师进行分享和探讨,教师的角色将从讲解者变成学习的激励和启发者。”
这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中国式慕课”,也被认为是在当前国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且东西部师资、教学水平存有差距的现状下可行的教学方式变革。
以上海高校课程共享中心的《哲学导论课》为例,教学团队由主讲教师、教学点负责教师和助教组成。主讲教师王德峰需要指导教学团队,集中回答学生提问,并在一些教学点开展面授,来自沪上不同高校的7名教师作为团队成员,分别负责管理小班,组织开展小班讨论课。学生平日自行观看视频之余,必须定期参加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的讨论课。“这样一方面给学生自由的学习时间,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王德峰表示。
高校领导者坦言,如今国内高校仍存在不少低水平、照本宣科式的课程,并不可能一夕之间消亡。但随着国内“慕课”平台的壮大,学生有了用脚投票的权利,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没人会选择水平差的老师,这是对教师的压力,但又是公正的评价。”陆昉说。
建设中国“慕课”,还差在哪儿?
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慕课’为教育公平打开了一扇窗,可以成为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缩小我国不同地区教育资源差距的契机。”
如今,国内大学正努力避免在新一轮在线教育浪潮中失语。除加入国际“慕课”平台、发起成立课程联盟之外,不少高校还制定了自己的在线教育发展计划。例如华中师范大学宣布未来3年内要将所有本科课程录制教学视频,网络课堂和混合式课堂将成为该校的常规课堂;上海交大提出将探索跨校联合辅修专业培养模式等。
但有专家指出,国内在线教育平台建设和开放课程积累,目前还主要由政府投入和主导。从中央到地方,从电视大学到各高校的网络学院再到本科教学视频,技术在进步,建设方式却大多还是各自为战,投入产出效益如何,技术模式是否互通,仍缺少关注与研究。数据显示,自2003年起建设至今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资源库目前已积累了上万门课堂教学资料,提问率为70%,而回答率只有3%,远未形成互动。
与此同时,近年来在线教育平台的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涌现出诸多品牌。其中,2010年上线的网易公开课,每天最多达百万人同时在线学习,堪称国内最大的公益性公开课网站。但有在校生表示,各种平台令人眼花,真正优质的课程却不多。“普通话都说不清的老师,所有问题和答案都设计好的课堂,仿佛回到了过去有领导要来听课的时候,根本不像是真正的在线课堂。”
根据网易公开课的调查数据,在其所有视频课程中,“国际高校公开课”和“TED演讲”依然最受欢迎,观看“国内高校公开课”的仅占13%。
专家建议,国内高校应借势“慕课”冲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国家也应大力支持与发展网络在线课程,加强在线课程研究,尽快编制我国在线教育发展规划和具体政策等。 (原标题《“中国式慕课”或成高教“鲶鱼”》)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上一条:全国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示范课及经验分享成功举行
下一条:“要分数”异化大学师生关系

成都医学院教务处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783号成都医学院行政楼二楼

电话:028-62739109 邮编:610500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了解教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