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情况阶段总结
发布者: 成都医学院教务处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5日 浏览量:
一、项目规划的实施方案
1.总体建设方案:用三年的时间,以本校医学影像学专业1-5年级共8届在校生为教改试点工作的落脚点,从学生、教师、硬件三个方面,对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团队、教材、实训基地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以此形成较具优势和特色的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确保“培养卓越影像专业医学生”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2.具体建设内容:对应六大具体建设目标,本方案确立了以下六大建设内容(九项具体措施)
2-1.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在新生入学后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医学影像学导论》课程。该课程在我校已经开设2年,但目前尚无教材可用,本校设计的教学内容大多与《临床医学导论》相同,只是增加了少量影像学总论课时,课程的作用未能得到体现。本方案将改革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授课计划,将影像专业与临床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比重变更为2/3、1/3,其次,将医学影像学成像原理作为本课程重点内容予以讲授,以实现帮助学生尽早熟悉本专业知识技能要求的目的,同时为后续两门新设课程的开展奠定学习基础。
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末),开设《人体解剖与医学成像对比》选修新课程,该课程选择人体解剖学各系统重点章节,以讲座形式将人体解剖结构与其影像学图像进行对比教学,训练学生将两门同类课程知识转化与活化理解的能力,使学生领悟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对搞好临床专业工作的重要性。
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开设《医学影像征象的病理学基础》选修新课程,该课程以前述新课程为基础,选择已讲授影像学表现中的典型征象,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病理学知识讲授相关征象的病理学基础,训练学生养成纵向综合学习基础与临床知识的习惯,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透过影像分析疾病本质的基本能力。
上述新课程的开设,将有效加固本专业学生五年制主干课程之间的衔接,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合理、坚实的专业知识体系。
2-2.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在第三学年(第六学期),在《医学影像学》及后续的《医学影像诊断学》(部分章节)、《超声诊断学》等大班理论课程课堂教学中,推行“竞赛性学生小讲课”教学法。该教学法要求全班学生分小组参与,对学生授课要求与对教师的要求相同,小讲课内容由教师以课后问题的形式同步指定,由学生利用大量课余时间自学自研完成备课,所占用的课堂学时数极少(10分钟以内),在我校医学影像系前期的教改研究中已获得成功。广泛运用该问题式、研讨式教学方法,将显著改进我系大班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2-3.建设优质教学资源
在第三学年(第六学期),在《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的同期,将国外高水平医院影像科医疗技术网络资源、著名影像学杂志、虚拟影像科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优质课程资源,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实施教学,教授自我学习网络影像资源的途径及一些重要进展,可以实现拓宽学生视野、掌握时代化的知识更新技能、促进专业外语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更高的职业奋斗目标等诸多目的。
在第四学年(第七学期),与企业(影像设备生产厂家)合作建设实训基地,通过有组织的见习、义工等形式,配合搞好《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成像技术》等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原有教学内容相比,通过在该基地的锻炼,学生能更直观地学习专业知识技能,能体验更丰富的社会知识,能得到体力毅力锻炼,能强化纪律和团队意识,有助于实现教育育人的根本任务。
2-4.建设优秀教学团队
在改革试点的三年中,我系将和本地区专业学会(成都医学会放射专委会)展开合作,学会的众多专家(含多位国内著名教授)将通过讲座给本系四年级学生讲授其研究方向上取得的成果,我系学生也将以义工的身份积极参与学会组织的大型学术会议的会务工作,通过和众多专家在各自对口的亚专业领域开展帮带与协作活动,我系教师的进取心将得以增强,学术能力将不断提升,整个团队的综合实力将得以快速增强
2-5.深化教材建设
在前述三门新课程教材建设之外,我们将重点推进《医学影像学》(图文版)教材的建设工作,按期完成我校主编的该教材出版任务。该教材在知识体系、重点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有显著改进。按照本试点改革方案进度,该新教材将于试点第二年投入使用,其教学对象将包括多个高校各临床其他专业的学生,是本项目标志性预期成果之一。
2-6.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与课程教学相比,第二课堂及隐蔽课程的教育教学价值不容忽视。本方案以模拟学术会议、模拟病案讨论会为载体,以策划、管理、组织、表达、沟通、协作、医疗、科研、教学等能力的训练为内容,拟打造2个优质特色第二课堂项目。
一是在第四学年(第八学期),在学生实习及开始毕业论文(设计)之前,开展“模拟病例研讨会”第二课堂活动,该系列活动将促使学生积极复习和运用旧知识,运用已有知识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更需要学生学会课件制作技能,不断提高表达和组织能力,将使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极大的锻炼。
二是在第五学年(第十学期),在学生完成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任务后即将毕业之前,由班主任指导、学生主办“影像学模拟学术会议”,以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为会议主题组织讲座和沙龙,可邀请本校其他年级及外校的本专业学生代表参会,实现本科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养检验与再锻炼的意图,为培养卓越影像科医生打下坚实基础。
二、具体工作举措
1.所在学校完善了医学影像学专业的组织机构,成立了教务学生科,配置了系专职教学秘书,设置了放射诊断学、超声医学、放射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介入医学、临床核医学六个教研室及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中心,有力地保证了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的深入推进。
2.所在学校在上级建设经费到位之前给予了经费支持,为项目的及时启动提供了保障。
3.启动了《医学影像学导论》课程的改革工作,按照规划方案,在认真分析本专业新生知识与心理等状况的基础上,修改了教学计划,开始了“专题讲座式”课程备课工作,即将在2013级学生第一学年开设本门课程。
4.启动了《人体解剖与医学成像对比》新课程的建设工作,具体的做法是:在实施本校研究生课程《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进展》过程中,加强了人体解剖技术与生物成像相关内容的教学研究工作,这为新课程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5.2012年10月,组织本系四年级全体学生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国内最高水平的“2012年中华放射学年会”,着力发挥隐蔽课程作用,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6.2012年12月,在《医学影像诊断学》骨肌系统课堂教学中,由院系指导,由唐曦老师实施“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方法改革”活动,该项目同时获批为我校2012年教改项目。
7.2013年年初拟定了《医学影像学》图文版教材编写组织方案、示范材料,组成了编委会,即将于2013年8月初召开第一次编写会。期间还将召集各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负责人会议,专题研讨我国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此外,我系教师还于2012年12月参加科学出版社《医学影像技术学》教材编写工作。
8.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加强,《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团队被评为临床医学院2012年度唯一的优秀教学团队。
9、2013年5月,遵循本项目规划方案的精神,全面修改了本专业实习教学大纲、计划及考核方案。近期启动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10.2013年5月,尝试了《介入放射学》见习教学方法改革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1.2013年6月,加大了专业性第二课堂建设力度,组织了“2013渴望•影像准实习医生专业技能竞赛(训练课)”活动。
12.与本市学会、影像设备企业取得了联系,就联合/协作办学进行了有效的初步沟通。
13、积极学习和研究其他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建设经验,参观了多所院校,与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医学影像学分会加大了联系力度。
14.启动了本专业网站建设任务,增加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栏目。
三、取得的经验成效
1.比较明显地提升了试点班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2.本专业教师教学方法更加丰富,一些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3.本专业的管理趋于规范,专业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4.总结了专业综合改革的一些初步体会,如:专业综合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学生实际开展工作,可以和“强学风,树班风”一类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5.教学对本专业科研、医疗水平的促进作用得到了初步显现。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意见建议
主要问题:①项目的启动不够及时,项目推进过程中“系统性”还不够强。②还需要建立更加合理的运行机制,确保师生人人参与,全员投入。③网站的建设亟待加强,以保证管理与运行的高效率、常态化。
改进措施:①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尽快建立本系适宜推进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体制机制。②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教学”中心地位思想深入人心。③加快网站建设工作,突出专业综合改革重要地位,用信息化管理促进改革,管理改革,引导改革。④注重细节,狠抓项目中每个具体工作的质量,做到精益求精。⑤开阔眼界,大胆创新,积极学习、创新本项目规划方案之外的教改手段,在确保本改革试点方案高质量实施的前提下,更加全面地丰富改革内涵,力争取得更突出的成绩。
上一条:关于公布2013年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通知 下一条:转发《四川省教育厅关于督促检查2012年“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情况的通知》的通知